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天府早报】与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 赵尔宓院士辞世
发布时间:2016-12-27 来源: 【字号:  
    赵老生前曾表示,死后要和妻子的骨灰混合在一起,要与大地融合,不留任何痕迹

  ■天府早报记者谭中微综合

  昨日,四川大学官方微博发文称,我国著名的两栖爬行类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教授因患多种疾病,医治无效,于12月24日13时44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7岁。

  死后要与妻子骨灰混合

  赵老的医嘱是在5年前立下的,据赵老的生前好友表示,赵老看淡生死,医嘱里表明死后丧事从简,不送花圈,不设灵堂,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立碑、不建墓,一切繁文缛节全免!

  虽然赵老上周六就去世了,但直到昨日才发表讣告,赵尔宓教授的女儿在给学校的信中写道:遵照父亲生前留下的书面遗嘱以及多次给我们的口嘱,“在我去世后的丧事一切繁文缛节全免,不收礼金,不给大家增加麻烦,待后事处理完毕后,再通知单位及各位亲朋好友。正如轻轻地来一样,也悄悄地离开。”据悉,赵尔宓院士遗体已经火化了。

  赵老生前曾表示,死后要和妻子的骨灰混合在一起,要与大地融合,不留任何痕迹。

  从赵老的遗愿不难看出,他与妻子的感情很深。2006年,赵老的妻子离开人世,他在接受天府早报采访时表示,“我以为她嗓子不舒服,还轻轻拍她的背……”他记得,“我还吻了一下她的额头,对她说时间还早,再睡一会儿哈。”

  次年,赵老还特地为爱妻准备好了一份记录二人相识、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纪念影册,扉页上写着:“我的爱妻、孩子们的母亲——茂浰,离开我们已快一年,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我们全家决定编印这本影册:寄托哀思,缅怀她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作为她逝世一周年的纪念。”落款签名为赵尔宓。

  昨日下午,赵老的家人接受了简单的采访,据他们人回忆,虽然在学术上积极进取,但在学术之余,赵老对文学也有相当的热情,“每次到国外出差,他都将所见所谓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回到家后,都会改编成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写出来给孙女儿看。”赵老的女儿表示。

  发现新毒蛇以其名命名

  赵老是爬行动物专家,与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其中还有毒蛇以赵老的名字命名:“Zhaoer-mia mangshanensis”。

  据悉,1989年,湖南莽山林管局陈远辉医生致电赵老,说老乡们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蛇,“绿色斑纹,白色尾巴”。随后,陈医生带着小蛇找到中国爬行动物专家赵尔宓。“我一看,没有见过。不但中国没有见过,我到外国时,也没有见过这种蛇。”赵老曾在接受采访是如此表示,“应该很少了。书上也没有看到过。”

  赵尔宓认定眼前的这条蛇是烙铁头蛇的一种,但是在体型、色斑、鳞片数量等重要外形特征方面又与其它已经发表的烙铁头蛇种有着极为明显的不同。次年,中国的《四川动物》第一期上,赵尔宓和陈远辉联合署名,向全世界宣布在中国莽山发现了一个新蛇种,赵尔宓将它命名为“莽山烙铁头”。

  2004年,国家林业局公布全国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显示,莽山烙铁头蛇的数量仅为500条左右,被称作蛇类王国的“大熊猫”。

  ■人物简介

  赵尔宓

  1951年毕业于华西大学生物系,1962年起在老师刘承钊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196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历任研究室主任,生物所副所长,研究员。

  1983年应邀担任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会执行委员。1987—1988年应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赴康乃尔大学作访问教授,被选为美国SigmaXi自然科学荣誉学会会员,1991年应聘为柏克莱加州大学客座教授,同年还应聘为IUCN中国爬行两栖动物专家组主席。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任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四川动物》杂志名誉主编。

  

 
关闭窗口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蜀ICP备05005370号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