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创先争优活动 > 读一本好书
读《两个人的长征》
发表日期: 2010-09-07 作者: 卿立燕 文章来源:两爬支部
打印 文本大小:    

我一直对旅行文学类的书籍所呈现的各种景色和文化很感兴趣,一直对未知的世界和文化充满了好奇,总害怕当我们逝去的那一天没来得及好好的看一看这个世界,而且也越来越相信没有来生。可惜我本人是一个胆小的人,始终没有勇气像旅行者那样有所行动,亲身去领会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所以只能通过各种书籍来满足我的这种心理。平时也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听到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有时觉得自己对国人的了解还不如这些人深刻形象,所以越发的关心外国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看法,也希望能够从他们的角度来了解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恰好,《两个人的长征》讲述了两个在北京生活多年的英国年轻人李爱德和马普安从2000年5月谋划开始,经过380多天,最终成功完成漫长而特殊的重走长征之路的行程。

在现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已经缺失艰苦奋斗概念的社会里,两个外国人却在中国最偏僻的地方,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甚至根本不认路(他们说甚至出发前还没搞清楚该怎么走,赞助也没搞定),就这么不顾一切地走了,到底为什么,长征的吸引力么?我感觉他们自己开始也没有很确定,只是想看看红军是如何实现长征的?长征到底有多长?一路上,他们到了很多偏远的山区,见到了贫穷的农民,迷路,途中的困苦,生病,被狗咬,还有很多争吵,怀疑,误解等等,当然也有如画的风景,误入禁区,访问老红军,热情的接待... 这本书还是较客观的,一路上遇到的有善良的热心的人,冷漠的人,唯利是图的人,中国人的面面观。其实他们的遭遇跟我们在野外时的感觉是很相似的,你得跟各色人打交道,而看到的是不同的人性的表现,所以读到他们的书,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也有抱怨,只是在困难的时候,突然有人肯雪中送炭,会立刻打破所有的坏印象,自己开始反省了。后来有记者曾问道:“你们走长征路是为了旅游吗?”听到这个问题,历史学博士出身的李爱德立即“反击”:“如果你认为走长征路是旅游,那么我不想陪你旅游。我们要找寻的是那段历史。”李爱德说,在路上让他们最感动的是老红军给他们讲的亲身经历,那些远比史料、电视上看到的更鲜活。他讲了一个曾经遇到的红四方面军姓陈的老红军给他们讲述红军过草地的情况。“要第四次过草地的时候,有几个战友放弃了长征。他们不怕敌军、不怕往前走、不怕打仗,但是他们再也不愿意过草地了。可见,过草地有多可怕。”

通过采访途中数十位老红军和无名百姓,李爱德和马普安说,他们找到了最初想要的答案,更在历史的真相以外懂得弥足珍贵的人的意志。他们曾经说:一路上经历的痛苦,只要我活着,就不想再体验。而当生活归复安稳与单一,他们又说:假如能够重新感受那一切,我甚至愿意时光倒流。其实,无论是从老红军的口中、课本上、党史教材、影视剧上,还是红色之旅的参观凭吊中,关于长征的故事,国人们早已听了、看了很多很多,用耳熟能详来形容绝不为过,重走长征路者也不是没有先例。众所周知的是,长征是人类伟大的创举,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是人类集体战胜自然、战胜邪恶的一个创举。听归听、看归看。在所见所闻中,能像上述两位英国人出语惊人、让人如醍醐灌顶者并为之敬佩者,少之又少。尤其出自两位外国人之口,更显得难能可贵,让人感叹。

生活如大浪淘沙,在涌动的前行中总会有污浊和逆流。我们的国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不忘历史。挖掘长征精神的精髓,发扬光大长征精神,正如李爱德所说:“有了钱以后呢?大家一定会关心: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怎么来的?这个国家以前发生过什么?前辈们以前都做了些什么?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只有了解过去,才能知道现在,走向未来。”王羲之有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惜。”鲁迅先生早就以他睿智的眼光,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洞察民族历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他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的确,“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了解了过去,方能预知未来。事实正是如此,中国的发展不能没有精神。这个精神不是西方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这个精神会挺立起一个民族的脊梁。


电话:028-82890289   传真:028-82890288   Email:swsb@cib.ac.cn
邮政编码:610213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3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5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