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
来源:生态中心 作者:王彦杰 时间:2013-08-12

  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第六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于85日在成都顺利召开。 

  来自日本香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台湾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湖北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沈阳化工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成都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来自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及北京、江苏、河南、安徽、青海、广东等省市农林科研院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叶彦代表研究所致了欢迎词,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和生态系统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庆研究员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孔垂华教授和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周昌弘教授先后发言,对大会顺利召开表达了热烈祝贺和良好祝愿。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潘开文研究员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本次大会围绕植物-微生物、植物-动物和植物-土壤、植物-植物等方面的化学作用过程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日本Kagawa大学Hisashi Kato-Noguchi 教授做了题为”The rice allelopathy and momilactone-mediated allelopathic interaction”的外宾学术报告。中国医药大学教授、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周昌弘院士,南京大学鲜啟鸣教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黎胜红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荔枝植物化感物质在有机农业中的应用进展水生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唇形科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态功能的大会报告,15人做了进展报告,15人做了专题报告。潘开文研究员主持了外宾报告,孔垂华教授主持了大会报告,浙江大学娄永根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永清教授、南开大学徐效华教授、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汪思龙研究员先后主持了进展报告,中国海洋大学李锋民教授,鲜啟鸣教授、韩山师范学院马瑞君教授先后主持了专题报告,黎胜红研究员、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朋副研究员主持了专题讨论会。成都生物所张林副研究员、韩春梅博士分别作了花椒化感研究、生姜化感研究专题报告。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参观了成都生物所,成都生物所王彦杰副研究员介绍了生物所的基本情况。 

  此次大会完成了专委会的换届工作,经向大会申请、专委会讨论、参会人员协商后,决定中国第七、八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在云南昆明、2017年在南京召开,分别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植物学会和南京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 

 

开幕式

  周昌弘院士做报告 

  Hisashi Kato-Noguchi 教授做报告 

大会现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