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召开芒康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站工作推进会
发表日期: 2021-02-02 作者: 王金牛、江建平 文章来源: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
打印 文本大小:    

 为了支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西藏生态环境保护,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根据《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建立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站网(Tibet Ecological Security Monitor NetworkTESMN)。芒康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站(简称芒康站)作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西藏生态环境厅与受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的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联合共建。通过“一站多点”覆盖藏东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区的三县(芒康、左贡、八宿);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监测和研究区域内各类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与机制;开展区域内各类环境要素现状和变化态势监测,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为区域绿色发展和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和技术支撑。 

 1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联合组织召开了芒康森林多样性保护监测站工作推进会。会议由生态领域主任江建平研究员主持。所长吴宁、副所长刘庆、科技处处长陈槐、生态领域副主任孙庚等相关领导和科研人员出席会议。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生态环境局杨拥军局长受邀参会并发言讨论;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王小丹研究员、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罗栋梁研究员、西华师范大学黎大勇教授作为列席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本次推进会主要目的是通过总结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并分析台站建设工作中的尚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明确后续监测和研究工作的重点目标。 

 吴宁所长对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明确指出此次工作推进会的必要性,并提及芒康所处地理单元位于东喜马拉雅与西南山地交汇地带,作为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是研究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长期扎根实践科考精神,也是我们现在及将来重点关注的研究区域和重要研究对象分布地带。昌都市生态环境局杨拥军局长介绍了地方政府在生态监测网络中所承担的角色、台站的定位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诚恳邀请大家多为西藏发展做贡献,为建设美丽西藏,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出力。 

 在工作进展报告环节,江建平对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站网基础信息、台站的总体布局、重要生态功能定位、野外基础建设、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本底调查等各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概述与介绍,并提出尚需各有关管理部门协同推进的事宜和“十四五”发展目标。齐银、黎大勇、徐波、王金牛、李家宝分别就两栖爬行动物、基于红外相机的鸟类兽类调查、植物多样性、植被时空格局变化调查研究的进展、土壤微生物研究计划等进行了汇报与分享;申承对台站气象、土壤等自动化监测设备安装、运转和数据采集情况进行了展示和汇报。 

 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听取了有关工作进展报告后,对芒康站的阶段性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落实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刘庆副所长建议芒康站要根据国家和西藏自治区需求明确目标和定位,高标准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和技术规范。杨拥军局长建议芒康站要进一步思考和明确合作共建的运行机制和双方职责,将台站的发展与昌都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相融合。吴宁所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共建双方应该共同努力,为芒康站的运行和发展提供支撑。芒康站要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做贡献。 

 本次工作推进会达到了预期目的,肯定了芒康站已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台站建设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明确了后续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推进会会议现场

  

参会成员合影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吴宁所长发言

  

昌都市生态环境局杨拥军局长发言

阶段性调查研究及监测设备安装进展汇报 

 致谢:芒康站的建设和监测研究工作得到了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昌都生态环境局及其分局,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有关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科技部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等的支持。谨此一并致谢。 


电话:028-82890289   传真:028-82890288   Email:swsb@cib.ac.cn
邮政编码:610213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3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5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