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成都市公园城市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GEP核算”国际咨询会议举行
发表日期: 2022-07-31 作者: 文章来源:
打印 文本大小: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8日电 (记者 贺劭清)27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以及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联合主办、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协办的“成都市公园城市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线上国际咨询会议在成都召开。

  联合国环境署(UNEP)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张林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宁,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中国区负责人易绍良,高级专家Arabinda Mishra、Mani Nepal、SunitaChaudhary,亚洲备灾中心(ADPC)高级专家Pashupati Chaudhary,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Mirela Sertic Peric等专家学者就成都市公园城市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及GEP核算评估框架体系建言献策。

  会议介绍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成效。

  202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市全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状况持续改善,截至2021年,成都市森林面积达867万亩,森林蓄积量已达378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0.33%,“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生物多样性方面,全市记录高等植物4459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30种,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不断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2021年新增绿地面积1861公顷,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188公里。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作为成都市“一山连两翼”空间格局中的“城市绿心”,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岷江和沱江的天然分水岭,也是成渝城市群主轴上的重要生态绿核和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公园累计造林植绿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底的54%提升至2021年底的59.5%;目前龙泉山记录分布有高等植物约170科571属951种,其中本土植物500余种,包括香果树、桢楠、野大豆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龙泉山观测到的鸟类也逐步增多,成为成都观赏猛禽的绝佳地点;同时,“东看日出,西望雪山”等自然体验以及生态研学、科普教育、体育运动、森林康养等活动,极大地丰富着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

  会议介绍了GEP核算评估框架体系、指标及方法。此次评估核算依据和方法是中科院编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该方法于2021年纳入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系统—生态系统核算框架(SEEA-EA),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指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50目标的评估指标。结合成都公园城市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具体生态本底特征及历史文化特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核算指标选择上,采取针对性、创新性措施做法,确保实现精准核算,为成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数据。

  UNEP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张林秀认为,公园城市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绿心,对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该评估项目将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城市提供借鉴价值。她建议,评估工作可特别关注自然生态系统对城市的特殊生态服务价值,充分考虑“城市-自然-居民”之间的相互惠益,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IPBES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宁认为,“公园城市”理念是在更高维度上对现有城市的生态化重塑,可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水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城市之心,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的共同体”意义重大。他建议,除了城市建成区,乡村景观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可将乡村景观韧性的提升和保护纳入公园城市建设的考量之中。ICIMOD高级专家Sunita Chaudhary对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发展高度赞同。她认为,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一个考量因素,是城市管理的表率。ADPC高级专家Pashupati Chaudhary认为,作为城市内部的特大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对于改善城市生态功能、提高民众福祉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发挥重要作用,该项评估工作对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完)


电话:028-82890289   传真:028-82890288   Email:swsb@cib.ac.cn
邮政编码:610213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3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5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