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尹春英团队在硒生物强化提升茶叶品质与健康价值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生态环境修复中心 作者:李柳 时间:2025-09-02

硒缺乏已成为影响农业系统与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茶树对硒具有强富集能力,其衍生的富硒茶是改善人群硒摄入的有效途径。然而,硒肥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尚存争议。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抗逆植物适应与筛选研究团队在尹春英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研究生李柳系统整合中国38项研究的797组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深入解析了硒肥施用措施、茶树品种特性及采收时期等对茶叶硒积累与关键品质成分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研究表明:(1)施加硒肥可显著提高茶叶硒浓度,并通过增加氨基酸、可溶性糖、总儿茶素和水浸出物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同时降低酚氨比(图1)。(2)硒肥类型和施用方式对施肥效果有显著影响。就硒肥类型而言,硒酸盐在促进硒积累方面效果最优,其次为亚硒酸盐和纳米硒。亚硒酸盐和纳米硒能显著提升氨基酸与可溶性糖含量,但亚硒酸盐会提高咖啡碱含量,而有机硒则降低该成分。施肥方式方面,叶面施肥的硒积累效果优于土壤施肥,但土壤施肥能显著提高氨基酸含量并降低咖啡碱水平(图2)。(3)茶树品种是影响硒积累的关键因素,‘Lvgui 1’品种表现出最强的富集能力。(4)茶树年龄对硒肥施用效果有显著差异,成熟茶树相较于幼龄茶树具有更优的品质表现,包括更低的酚氨比和咖啡碱含量(图3)。(5)采收季节也对硒积累有显著影响,秋季采收的茶叶硒积累量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图4)。这些结果说明优化硒肥策略、选择高富集品种及适时采收对协同提升茶叶硒含量与品质的重要性,该研究可为富硒茶的安全生产与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图5)。

上述研究结果以“Optimizing selenium biofortification in Camellia sinensis: A meta-analysis of fertilization strategies, cultivar selection, and harvest timing on tea Se accumulation and quality”为题发表在一区TOP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博士生李柳为论文第一作者,尹春英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2071500)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No. XDA26010102)的共同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res.2025.117400


图1 硒肥施加对茶叶硒含量和关键品质成分的影响

图2 硒肥种类与施肥方式对茶叶硒含量和关键品质成分的影响

图3 硒肥施加对不同品种和树龄茶叶硒含量及关键品质成分的影响

图4 硒肥施加对不同采收季节与间隔期茶叶硒含量和关键品质成分的影响

图5 硒肥施加对茶叶硒积累和关键品质成分的影响机理图

 

附件: